中原崛起的强力引领
——再论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之六
发布时间:2012-10-15 浏览次数:
“三农”问题,始终与国家的发展、社会的进步、人民的幸福息息相关。解决好“三农”问题,就是为最广大人民利益和国家前途着想,就是对农民多少年来为中华民族所作贡献的肯定和报答。
(一)城镇化正深刻地改变着河南。
当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加速疾驰,河南的城镇化同样快步前行。
农村在变。村庄变社区,农民变市民,传统的乡村萌生着新的希望,焕发着新的生机,孕育着新的文明。
(二)一场新的变革在中原大地发轫。
去年召开的省第九次党代会上,新型城镇化引人注目地跃升到“三化”的首位,担当起引领“三化”协调科学发展的历史重任。
确立新型城镇化的引领地位,是河南发展史上一次大胆的创新。
(三)“三化”难以协调发展,难在何处?
河南发展的诸多矛盾,无不归结在“三农”问题突出;而解决的出路,无不体现在“三化”协调;而难以协调的症结,最终都聚焦在城镇化水平低上。
城镇化水平低,制约经济结构优化。
城镇化水平低,导致发展动力不足。
城镇化水平低,势必挤压发展空间。
城镇化水平低,造成城乡矛盾加剧。
提高城镇化水平,不能走城镇与农村相割裂的弯路。
(四)“引领”破题,探索之路为之一新。
河南的新型城镇化,新在长远意义上的“城乡统筹”,新在真正意义上的“城乡一体”,新在实际意义上的“变农村生产生活方式为城镇生产生活方式”。
理论上凸显创新价值。
实践上凸显中原特色。
内涵上凸显时代特征。
(五)解一卷而众篇明,举一纲而万目张。
在“三化”协调的这盘大棋中,新型城镇化引领恰如一招妙计,指点迷津;好比一步妙棋,难中解围:
妙在土地资源被盘活,加快发展的束缚制约被打破,新型工业化空间无限广阔。
妙在土地流转在加快,农业规模化经营水平大提升,新型农业现代化动力澎湃。
妙在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加大,农民居住环境明显改善,农村巨大市场活力激发。
(六)新型农村社区,是新型城镇化引领的“题眼”。
锦和新城模式,是破难题、找“题眼”的一种探索。
统筹城乡发展难以真正破题,原因就在于“题眼”未定,一直没有把广大农民这一矛盾的主体涵盖进去,没有把农民生存发展需求这一最大的民生考虑进去。
新型农村社区,抓住了统筹城乡发展的结合点。
新型农村社区,抓住了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切入点。
新型农村社区,抓住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增长点。
新型农村社区,抓住了加强农村社会管理的创新点。
新型农村社区,抓住了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的关键点。
(七)引领之路,必将迎接挑战。
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新事物,是转变领导方式的新实践,是转变发展方式的新作为。它不断地开拓出新气象,也会不断地伴生新问题——
没有立足长远的意识。
缺乏历史传承的自觉。
存在拔苗助长的隐忧。
(八)引领之策,重在着眼全局。
新型城镇化引领,重在构建现代城镇体系、促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。“五级城镇体系”如同动力强劲的列车,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隆隆向前时,其他四级也应提速前行。
区域中心城市的首位度,决定着一个经济区在区域竞争中的成与败。
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,决定着一个经济区整体竞争力的强与弱。
中小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,决定着一个经济区发展潜力的大和小。
(九)引领之效,重在互动联动。
“三化”协调科学发展,是中原经济区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。
工业的主导地位决不会改变。新型工业化是“三化”的核心,是带动城镇化的强大动力,是加速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保障。
农业的基础地位决不会动摇。
产业的支撑作用决不会削弱。
(十)引领之道,重在遵循规律。
坚持人民意愿为上,正确处理好建设进度和人民群众承受度的关系。
坚持务实建设为重,正确处理“好”与“快”的关系。
坚持统筹发展为要,正确处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与产业发展的关系,对社区的规划、建设、管理和民生保障、党的建设同步谋划,同步推进,同步评估,真正使农民搬得出、住得下、留得住、过得好,体现协调性,增强满意度。
(十一)引领之基,重在为民惠民。
对个体的农民而言,“脱村入市”也许是一种值得夸耀的事情。但对农民整体而言,他们的自豪感、幸福感归根结底来自利益的保障和尊严的彰显之中;我们的出发点、立足点自始至终放在民生的改善和民权的维护之上。
(十二)大潮澎湃处,激越看帆起。
新型城镇化引领风鹏正举,中原经济区建设前景无限!(来源:河南日报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