抓好基层 夯实基础——中原经济区“十八谈”之三门峡篇
发布时间:2011-05-30 浏览次数:
(一)望三门,三门开:“黄河之水天上来!”
“十二五”开局之年,中原经济区建设起步之年,肩负“打开河南‘西大门’,实现‘启西’通畅”重任,三门峡扬帆竞发之势,恰似黄河之水激流澎湃。
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,怎样落实?主动融入中原经济区建设,如何运作?打造靓丽的河南“西大门”,从哪儿抓起?
一系列重大课题,日益紧迫地摆在我们面前。
(二)求转变、谋发展,坚持“三具两基一抓手”是行之有效的科学方法,而抓好基层、打好基础“是最难的,也是最需要持续、最需要韧劲的”。
怎样才能把这最难的“两基”抓好、夯实?省委书记卢展工在三门峡调研时明确提出,要“着眼基层、依靠基层、着力基层、服务基层”。
“四个基层”,道出了三门峡广大干部群众的心声,点出了领导方式转变的关键。三门峡发展的大文章,一定要从基层做起,从基础做起。
(三)党的事业,根基在基层;基础不牢,地动山摇。
基层,是国家组织中最基本的细胞,党的路线方针政策,说到底要靠基层来落实。
基础,是事物发展的根本、起点,合抱之木,生于毫末;九层之台,起于垒土。
万丈高楼平地起。抓好基层是尽职尽责,夯实基础是领导水平,如果离开“两基”,奢谈转变领导方式和发展方式,无异于搭建空中楼阁。
(四)回顾三门峡近年来的发展之路,工作中取得的成绩,都与重视基层基础密不可分;出现的种种问题,无不缘于忽视了“两基”。
从经济发展看,虽然三门峡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和人均量在全省比较靠前,但结构不合理和资源、环境约束等问题仍不断显现,增加经济总量、优化经济结构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还很重。
从城乡统筹看,虽然不断加大投入,城乡基础设施改善了,但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不强,农村基础条件差、农业“靠天吃饭”、农民增收困难问题仍然比较突出。
从保障民生看,虽然有钱尽着百姓花,新建了城市引水、中心医院、文体中心等一批民生工程,但欠账仍然比较多,就业、就医、就学难等问题仍未得到有效缓解。
从社会建设看,虽然三门峡是“全国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市”、“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”、“义马经验”、“渑池模式”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影响,但仅靠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,已远远无法适应创新社会管理的新要求。
从作风建设看,各级干部队伍作风基本是好的,涌现出了以白洁、包有民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基层干部,但作风不正、行为不廉、能力不强等问题还不同程度地存在,尤其是“重说轻做”的现象还比较突出。
(五)问题虽显现在下面,根子可追溯到领导。
有的对基层基础工作嘴巴上重视,脑子里轻视,做起来忽视。
有的私心作怪,认为基层基础工作干起来费劲,短时间难以出“政绩”、树“形象”,生怕影响个人升迁。
有的高高在上,好大喜功,提一些不切实际的目标任务,还盲目搞“一票否决”、末位淘汰,基层苦不堪言。
有的养尊处优,时时把自己当个官,总是放不下架子、俯不下身子,热衷吃喝应酬,漠视基层需求。
结果是,路越修越好,领导离基层反而远了;通信越来越发达,干部倾听群众心声反而少了。
凡此种种,如果不切实改变,三门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就难以解决。
(六)随着中原经济区战略纳入国家“十二五”规划,新一轮发展的大潮风起云涌。站位全局,三门峡提出了建设中原经济区重要支撑、区域合作示范城市和豫晋陕黄河金三角区域中心城市的“三个战略定位”。
面对艰巨的任务,我们有一种“等不起”的紧迫感、“慢不得”的危机感。“四个基层”首先在三门峡提出,我们更应该以此为动力,先学一步、学深一步、学实一步,真正做到情况掌握在基层、问题解决在基层、矛盾化解在基层、感情融洽在基层、工作推动在基层。
(七)目之所向,才能行动所及。
着眼基层,就要把对基层、对人民负责看得重一些,多琢磨群众需要什么,少揣摩领导喜欢什么。
基层群众盼的是发展、是富裕、是和谐、是幸福,要始终把目光放在富民强基上,大力发展富民经济,让老百姓过上更加富足殷实、快乐充实的生活。
基层干部盼的是理解、是关心、是信任、是支持,作为领导机关、领导干部不能急于求成,不提不切实际的指标,不硬压不可能完成的任务,更不能动不动拿“摘帽子”压人。
凡事按规律办、按实际办、按群众意愿办,有些事即使是为基层着想的好事,但基层群众一时不理解的话,也缓缓再看,更不强办。
(八)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。
依靠基层,就要把基层群众的需求作为第一信号,做到谋划发展思路向基层问计,查找发展中的问题听基层的意见,改进发展措施向基层请教,落实发展任务靠基层努力,衡量发展成效由基层评判。
坚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。听得进群众批评的话、反映问题的话,鼓励他们说“掏心窝子”的话,甚至容许他们说“捅娄子”的话,了解群众的真实意愿。
尊重基层的首创精神。基层的事例最鲜活、最生动,基层的方法最实用、最简便,基层的经验最宝贵,也最有生命力。领导干部要深入基层“抓活鱼”,依靠基层的好经验、好做法,破解难题,打开局面。
当前我们要依靠基层持续深化项目建设、产业集聚区建设和招商引资“三项重点工作”,要加快实施项目带动、品牌带动、创新带动、服务带动来夯实基础。
(九)基层是科学发展的主阵地、保持稳定的第一线、服务群众的最前沿。
着力基层,就要把工作的突破点、着力点、切入点都放到基层,坚持心往基层想、劲往基层使、钱往基层花,让基层群众享受到更多的改革发展成果。
把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在基层,把战略新兴产业培育在基层,着力打造铝及铝精深加工、装备制造和汽车及零部件、以果蔬加工为主的食品工业三个国家级产业基地,巩固发展能源、煤化工、黄金生产加工三个省级产业集群,加快发展新材料、生物产业、光伏及新能源产业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,努力把三门峡建成中原经济区新型工业化示范区。
发挥好群众工作优势,进一步加强社会管理创新,提高正确执行政策和依法办事能力,提高做好群众工作、解决实际问题能力,提高化解矛盾纠纷、维护社会稳定能力,提高群众自我组织、自我管理的能力,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儿上。
继续以“抓基层、打基础、争一流、当先锋”活动为载体,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,使党的基层组织真正成为引领发展、服务群众的坚强堡垒。
(十)基层有“无限的责任,有限的权力”。基层干部不容易,基层工作不好做。
服务基层要有真内容,继续深化“五个一”做法,即市、县主要负责人每人联系一个企业、一个项目、一个客商、一个示范村、一个困难户,尽心尽力帮扶基层发展。
服务基层要有真作风,大力推行“一线工作法”,努力为基层开展工作创造更好的条件、更好的氛围、更好的环境,切实提高服务基层的质量和效率。
服务基层要有真感情,理解基层工作的困难,体谅基层干部的艰辛,真正重视、真情关怀、真心爱护基层干部,做到政治上关心、工作上支持、生活上照顾、精神上鼓劲,让基层干部有盼头、有想头、有干头、有奔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