干出新天地——中原经济区“十八谈”之济源篇
发布时间:2011-05-30 浏览次数:
(一)愚公移山,代代传承,让一个“干”字深深植根于济源大地。
从封闭落后、鲜为人知的边陲小县,到“十八罗汉闹中原”、由县向县级市、省辖市的体制跨越;人均生产总值、农民人均纯收入全省第二,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全省第三;荣膺国家卫生城市、国家园林城市等一系列殊荣……靠一个“干”字,老愚公的后代干出了“济源模式”,干出了“济源速度”,干出了“济源现象”。干,是愚公移山精神的精髓,也是济源人创造奇迹、铸就辉煌的“法宝”。
“十二五”大幕拉开,中原经济区建设号角吹响。落实省委书记卢展工“把济源建设成为中原经济区充满活力的新兴中心城市”的要求,济源还得靠干,在干中出新招、在干中闯新路,干出一片新天地。
(二)站在新世纪第二个十年的当口,济源人没有为曾经的辉煌而陶醉,思考更多的是发展的压力和“成长的烦恼”:
地域小、人口少,总量先天不足,发展空间受限,回旋余地不大,持续快速增长需要更新的动力;
发展方式粗放,抵御风险的能力不强,土地、资源、环境等要素制约加剧,一场金融危机,就让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出现大幅下滑,有的甚至落到全省末位;
兄弟市持续发力,扩权县(市)态势逼人,“标兵渐行渐远,追兵越赶越近”,稍有放松懈怠,就可能落于人后,济源人着急得“上火”。
省直辖15年后的今天,习惯了体制优越感的济源人,还有没有当初那种“跑拼争抢”的锐气?还有没有那股先行先试的闯劲?还有没有那股百折不挠的韧劲,济源人在冷静中警醒,在“阵痛”中反思……
突破瓶颈、破解难题,关键在于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。千难万难、干就不难,只有持续地干、科学地干、创新地干、提升地干,才能转得有力、转得有效。
(三)瞄准定位持续地干。
中原经济区建设,让济源一下子由“边缘”变成“前沿”,由“交界”变成“交会”,由“地区”变成“区域”,发展机遇千载难逢。瞄准“建设中原经济区充满活力的新兴中心城市”这个战略定位,一届接着一届干、“一张蓝图绘到底”,济源才能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挺立潮头。
充满“活力”,就要始终保持创新创业的激情,只要是看准了的事,只要符合“三个有利于”标准,就要大胆地试、大胆地闯,先行先试、寻求突破。
实现“新兴”,就要坚持在发展中调整、在调整中提升、在提升中增效,以科学发展为主题,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,以城乡一体化为主战略,以富民强市为中心任务,走出一条产城融合、城乡统筹协调的发展新路子。
成为“中心”,就要不断强化项目带动、品牌带动、创新带动和服务带动,延伸辐射半径、增强吸附能力,聚拢“人气”、聚汇“财气”、聚集“商气”、叫响“名气”。
瞄准“活力”、“新兴”、“中心”这三个关键词来定位、持续地干,小市完全可以有大作为。
(四)发挥优势科学地干。
市情不同、特色不同、优缺点不同,决定了生搬硬套一种发展模式根本行不通。立足实际、遵循规律、发挥优势、彰显特色,才是科学发展之道。
济源的优势在哪里?不妨掰着指头数一数:
城乡一体化实现程度达到78.96%,居全省第二,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2.19∶1;
工业基础较好,拥有钢铁、铅锌、能源、化工、装备制造等特色优势产业;
区位优势明显,是晋煤外运的重要通道,也是豫西北、晋东南的重要交通枢纽;
地处中原经济区沿黄生态涵养带和太行生态区,是中原经济区生态体系中的重要一环;
市管镇(街道)“一竿子插到底”的特殊体制,减少了中间环节,便于工作的落实……
立足这些特色和优势,济源提出了打造中原经济区“四区三基地”的目标:强化“市域济源”的发展理念,进一步提升城乡一体化的层次和水平,打造城乡一体化先行区;坚持做强做优传统产业、做大做强新兴产业,打造新型有色、装备制造、能源基地;加强与山西晋城、运城和焦作等周边省市的交流合作,构建“洛(阳)三(门峡)济(源)”经济隆起带,打造沿边开放合作示范区;加大生态建设力度,打造南太行、沿黄生态屏障区;在更广领域、更深层次推进改革创新,打造改革创新试验区。
建设“四区三基地”是一项系统工程,每项工作都可以细化分解为一个个具体项目,围绕项目来做,才能形成合力,让工作真正落实、取得实效。就好比打台球,一个项目就是一枚“目标球”,只有集中精力去谋划、去运作,才能把“目标球”一个个准确地打进“袋口”。必须用好项目建设这个总抓手,认真谋划、明确责任、狠抓落实,靠项目来带动发展、彰显优势、实现跨越,这也是领导方式的转变。
(五)大胆探索创新地干。
“把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、并合理地发挥出去”,发展的活力就会持续迸发。
思想观念要创新。持续开展了五年的创新思想观念、优化干部作风、优化发展环境“一创双优”集中教育活动,让创新的激情在济源人的血液中涌动,但一些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依然存在:小富则安、小进即满,满足于纵向看成绩,不善于横向找差距;怕别人沾光、怕自己吃亏,只想单打独斗,不愿与人合作……实现又好又快发展,就必须不断冲破条条框框的束缚,把“发展、创新、效能、为民”从口号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。
思维方式要创新。济源人有干事创业的优良传统,但有时却强于埋头苦干、弱于谋划运作;满足于说一做一,不善于举一反三、融会贯通……创新思维方式,就要大胆跳出“落实工作就是开会、发文”,“检查评比就是听汇报、查资料”,“服务领导就是言听计从”,“营造氛围就是标语、横幅”等传统模式,培养多向思维、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,进一步拓展发展路径。
体制机制、方式方法要创新。创新目标绩效考核体系,克服片面追求GDP的倾向,根据镇(街道)、部门的不同特点实施分类考核,适当增加民意考核权重;进一步扩权强镇,赋予镇(街道)更大的发展自主权;创新抓工作落实的机制,对重点项目、重大事项实施台账管理、集中交办,强化跟踪问效;开展镇(街道)结对竞赛、百村富民工程、新老典型村互学竞赛,用竞赛机制撬动城乡社会管理,让干群一天到晚想的是发展、干的还是发展。
(六)抬高标杆提升地干。
抬高标杆,干才有高效率、高质量。用“中心城市”的标准来衡量,济源需要提升的地方还有很多。
能力素质要提升。济源的干部职级提高了,但一些同志的能力、水平还停留在县、镇的层面;农民变成市民了,多数人的文明素质还没有完全达到现代公民的标准。要深入实施干部培训工程,办好“月末大讲堂”,着力提高干部的决策水平和执行力;要扎实开展全民文明素质教育,让“爱国、守法、诚信、知礼”更加深入人心。
城市品位要提升。尽管济源的城镇化率达到50%,但与大城市相比,还能看出不少县城的影子。要按照“优化西北、拓展东南、建设新区、改造老城”的思路,强化基础设施,完善城市功能,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,争创全国文明城市,进一步彰显“大气、秀气、灵气”的城市特色。
发展环境要提升。一些单位和部门服务意识不强、办事效率低下,工作时紧时松、久拖不决;一些部门推诿扯皮、“吃拿卡要”,不给好处不办事,给了好处乱办事;一些地方影响项目落地和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现象时有发生……改善环境,每个济源人都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珍视环境、爱护环境,携手营造优质高效的行政环境、公正严明的司法环境、文明和谐的人文环境和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。
幸福指数要提升。老百姓关心的不只是GDP,更关心自己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