爱让家更温暖—张爱青家庭
发布时间:2016-11-07 浏览次数:
我叫张爱青,女,汉族,生于1966年2月,家住新城区东滍村。我的家庭是一个平凡的家庭,也是一个幸福的七口之家,丈夫和我以及儿子女儿两个家庭还有外孙。我们全家人遵纪守法、互敬互爱、爱岗敬业、乐于助人,深受邻里和社会的好评。
一、互敬互爱,勇度难关
互敬互爱是家庭和睦的基础。我和丈夫婚后在生活中相互照顾、相互信任;在工作中相互理解、相互支持。女儿和女婿自结婚就和我们住在一起。女婿把我们当作自己的父母孝敬,遇到不懂的就向我们请教,听取我们的意见;我们也尊重女婿,相互交流对问题的看法。“学会理解和包容,懂得感恩,进行换位思考,每一个人都不容易。”这是我这些年来感悟最深的一句话。我的外孙出生后被诊断为听力障碍,全家人顿时感觉天塌了下来。在北京301医院得知还有挽救的希望,可光治疗和购买助听器就需好几万,这对我们来说十分困难。但大家都没有放弃希望,同舟共济,最后总算撑了下来,现在小外孙已经能在助听器的帮助下初步跟人交流。
二、爱岗敬业,关心支持
我们坚持“干一行,爱一行”“要有不怕苦、不怕累的精神投入到工作中”“多学有用的知识、多学习身边朋友的长处,努力充实自己”。现在我在村担任妇女主任,丈夫和儿子就是我的好助手。在禁烧、拆迁工作中,他们俩经常给我帮忙,给值班人员做饭,深受大家的好评,我也一直以他们为荣。在村委会工作中,我兢兢业业,竭尽全力地投入到工作中,作为村委会的一员,我克服各种困难,从不计较个人得失,只要工作需要,加班加点不计报酬也无怨言,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认可。
三、邻里和睦,热心助人
真心待人是我们全家的处事态度。我们一家人与邻居和睦相处,邻居们有什么事需要帮忙,我们也热心帮助。遇到诸如留守妇女儿童、孤寡老人、困难家庭的事情,我就及时反映给村领导,让他们帮忙寻求上级的支持,同时我和丈夫也会为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。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微薄之力为那些家庭解决燃眉之急,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和谐社会的创建贡献一份力量。
四、崇尚勤俭,艰苦奋斗
我们的家庭倡导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,注重科学理财、合理消费、勤俭节约。我和丈夫常教导孩子:“虽然现在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,但是勤俭持家的传统不能丢,生活中点点滴滴要从每件小事做起”。家里面的每样东西能修复利用的,从来不轻易地丢弃,尽量使其再发挥作用。如:水龙头坏了,换个皮垫、加个螺帽就废物利用起来;洗衣水总是用盆接起来拖地或冲刷厕所;家中进行垃圾分类,瓜皮果壳等可降解的拿来当种菜的肥料;平时做到人走灯灭,养成随手关灯的良好习惯,注意节约每一度电和每一吨水。这一勤俭节约的意识已深入到每一个家庭成员之中,并成为全家人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。
幸福是什么?腰缠万贯不一定幸福,位高权重也不一定幸福。相敬如宾的一份爱、尊老爱幼的一颗心、助人为乐的一片情,共同演绎了这个小家庭最温馨的幸福,诠释了最平凡的伟大。一个幸福、快乐、和谐的家庭需要每个家庭成员的共同努力!只有每个人都奉献一点爱,家才会更温暖;只有每个家庭都幸福了,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和谐!